針對泰國棕櫚油的脫色難題.通過酸活化、焙燒活化及表面活性劑改性處理制備
凹凸棒石脫色劑.最佳制備條件為,用濃度為5%的硫酸酸化,焙燒溫度為400℃,脫色荊粒徑在200目以下,脫色率達到96.95%,經(jīng)過表面改性劑改性處理后脫色率有所提高,可達到99.7%.通過X射線衍射、紅外光譜分析和接觸角等測試手段,研究了凹凸棒石吸附脫色機理,酸活化、焙燒活化及表面活性刑改性處理改變了凹凸棒石的晶體結(jié)構(gòu)、表面官能團及表面自由能.
doi:
10.3969/j.issn.1000-8098.2008.04.017
關(guān)鍵詞:
凹凸棒石 改性 脫色 吸附 機理
作者:
沈彩萍 湯慶國 梁金生 王娜 李立偉
Author:
Shen Caiping Tang Qingguo Liang Jinsheng Wang Na Li Liwei
作者單位:
河北工業(yè)大學能源與環(huán)保材料研究所,天津,300130
刊名:
非金屬礦
Journal:
NON-METALLIC MINES
年,卷(期):
2008, 31(4)
所屬期刊欄目:
開發(fā)應用
分類號:
TS224.6 TD985
在線出版日期:
2008年09月23日
頁數(shù):
4
頁碼:
45-47,61
聲明: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zhuǎn)自其它平臺,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若有侵權(quán)或異議請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