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農業(yè)大國,農作物秸稈分布廣、產量大、種類多,是一種普遍的資源。雖然近些年我國對秸稈的利用有很大提升,但依然存在30%的秸稈廢棄,秸稈資源的再利用依然任重道遠。木質陶瓷(Woodceramics)是一種新型多孔碳素材料,具有很好的應用特性,它由熱固性樹脂浸漬后的木材再在高溫爐中真空炭化而成,可以減少環(huán)境污染。本文使用麥秸稈(油菜秸稈)進行粉碎,再加入
凹凸棒石、酚醛樹脂、酒精和固化劑,并按照不同的配比麥:石=6:1、麥:石=5:1、麥:石=4:1、麥:石=3:1、麥:石=2:1、麥:石=1:1、麥:石=1:2、油:石=2:1、油:石=1:1、油:石=1:2進行熱壓成型,然后分別在600℃、700℃、800℃、900℃、1000℃、1100℃、1200℃進行燒結制備出木質陶瓷/凹凸棒石復合材料。
首先對麥秸基木質陶瓷/凹凸棒石復合材料從氣孔率、殘?zhí)柯?、抗彎強度、體積密度、真密度和電阻率六個指標來進行測試,并對其形成機理,性能特征進行分析,了解各個組分及溫度的變化對其制備產生的影響。當原料配比為麥:石=2:1時(麥秸/g:凹凸棒石/g:酚醛樹脂/g:酒精/ml:固化劑/g=100:50:75:75:37.5),燒結溫度為700~800℃時材料的各物理性能較為理想。得出各組分發(fā)生的變化:麥秸稈在高溫燒結時炭化發(fā)生脫水,纖維素先是解聚形成新的碳氫化合物結構,隨著燒結溫度增高,纖維素開始炭化,生成的物質既存在石墨晶體又存在無定形組分;酚醛樹脂在高溫燒結下先發(fā)生解聚,后漸漸炭化生成玻璃化的硬炭;凹凸棒石具有很高的熱活性、燒結后體積改變不大,隨著燒結溫度升高晶體結構塌陷。
然后用油菜秸稈基木質陶瓷/凹凸棒石復合材料(油:石=2:1、油:石=1:1、油:石=1:2)和麥秸基木質陶瓷/凹凸棒石復合材料(麥:石=2:1、麥:石=1:1、麥:石=1:2)相比較在配比相同,燒結溫度相同,原料不同的情況下,六個指標的變化差異。得出配比油:石=1:2(油菜秸稈/g:凹凸棒石/g:酚醛樹脂/g:酒精/ml:固化劑/g=100:200:150:150:75)的樣品性能最為理想,各項性能的規(guī)律性也最好。并初步了解,添加油菜稈或是秸稈對材料的殘?zhí)悸?、抗彎強度影響幾乎沒有;添加麥秸稈材料的氣孔率、體積密度略大于添加油菜稈,真密度略小于添加油菜稈;添加油菜稈的導電率略好。
并且使用x射線衍射分析(XRD)、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其的微觀結構進行分析。得出木質陶瓷/凹凸棒石復合材料是多孔非晶態(tài)碳材料。并了解復合材料在炭化后依然具有類似木材的孔洞,并且隨炭化溫度的升高,成分的變化。
收起∧
關鍵詞:
復合材料 木質陶瓷 凹凸棒石 熱壓成型 微觀結構 性能特征
作者:
譚方良
學位授予單位:
合肥工業(yè)大學
授予學位:
碩士
學科專業(yè):
環(huán)境工程
導師姓名:
吳文濤
學位年度:
2013
語種:
中文
分類號:
TB332
在線出版日期:
2014年03月31日
聲明: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