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電子顯微分析技術對
凹凸棒石粘土在四種不同狀態(tài)下的顯微結構進行了觀察與研究,并分析了
凹土的顯微結構與吸附性和膠體性的關系.結果表明,原礦凹土的晶束粗大,相互間聚集致密;在擠壓凹土的顯微結構中形成了花樣片狀間隙結構且部分粗大晶束被撕散;預分散凹土的顯微結構特征是晶束細而長且呈松散交錯的聚集狀態(tài);提純凹土的晶束細而短,三維空間交錯排列均勻,少有孔洞.可以通過擠壓、預分散,濕法提純等技術方法對凹土進行"結構改性",以促使凹土顯微結構"松散化",從而增加凹土的有效比表面積和分散性,最終達到提高凹土產(chǎn)品的吸附性能和膠體性能的目的.
doi:
10.3969/j.issn.1001-1625.1999.06.011
關鍵詞:
凹凸棒石 顯微結構 電鏡分析 吸附性 膠體性質
作者:
周杰 劉寧 李云 馬毅杰
Author:
Zhou Jie Liu Ning Li Yun Ma Yijie
作者單位:
合肥工業(yè)大學,230009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刊名:
硅酸鹽通報
Journal: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TY
年,卷(期):
1999, 18(6)
所屬期刊欄目:
專題論文
分類號:
TQ17
在線出版日期:
2004年01月08日
頁數(shù):
6
頁碼:
50-55
聲明: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lián)系我們。